近年來,無錫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學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講話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思想品格優、技能素質優、雙創能力優、發展潛力優”人才為目標,構建“七六五四三二一”思政育人體系,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七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牢牢抓住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建立學校領導、機關黨員干部、輔導員聯系學生制度,進一步推進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通過全面推行校領導、職能部門黨員和干部、輔導員、班主任“七進”:即“進課堂、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社團、進講座、進網絡”,與學生面對面,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生活、學習、心理工作狀態,認真聽取學生訴求和意見,切實解決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急事難事,為學生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同時結合學生在入學教育階段、專業學習階段、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習、生活實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教育服務工作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實現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人性化、定制化。
“六”項工程,層層夯實育人基礎
立足學生工作實際,學校以“創新創業類、國學文化類、科學精神類、法律思辨類、生命關懷類、藝體審美類”六大類別為核心,打造“思想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資助育人教育、國防安全教育、就業創業教育”六項育人工程。以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工程為主線,“橫向”打通六項育人工作,“縱向”貫穿學生成長發展路徑。
“五”大模塊,增強學生教育獲得感
結合“思想素質教育、成長成才教育” 等五大主題教育模塊,構建20個主題教育資源庫,打造“168”主題教育模式,即各二級學院每年開展1次主題教育公開課、至少組織6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每個班級每學年至少開展8次主題教育班會。依托PU口袋校園社會實踐平臺,實現主題教育活動的網絡化、數據化和規范化。2024年以來,全校累計發起主題教育活動4000余項,參與人數218000余人次,提升了主題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學生受教育的獲得感。
“四”個課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以學生成長成才為出發點,致力打造思政教育“主”課堂、團學組織“輔”課堂、校園文化“隱”課堂、網絡媒體“新”課堂等四個思政課堂,探索構建理論主課堂、實踐大課堂、網絡新課堂一體貫通、無縫對接的立體思政育人網絡。一是通過思政教學結合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學生專業、地方文化,著力打造思政課“主”課堂,實現思政課堂前沿化、個性化、區域化和網絡化,用科學理論武裝學生頭腦,增強學生“四個自信”。二是依托學生社團,著力拓展思政教育“輔”課堂。成立大學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開展主題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有效拓展學生社團思政教育功能。三是立足學生發展需求,著力推進思政教育“隱”課堂。依托無錫院士館、萬迪文化廣場等文化教育場所,出版文化育人叢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人文素養。四是推進網絡媒體運行,活躍思政教育“新”課堂。通過“團聚職院”“星火燎原”“錫心相伴”等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教學、學習、生活等信息服務廣大學生。
“三”個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圍繞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和“中國制造2025”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圍繞學生發展核心,整合學校、企業、社會資源,柔性引進大國工匠顧秋亮、省技能大師黃成在校開設“技能大師工作室”,聘任產業教授、企業技術專家、管理人員,實現學業導師與企業導師融合以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以營造多元文化氛圍、創新教育與企業項目融合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逐步形成“多圓同心,三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兩”大職能,筑牢主課堂育人陣地
學校以江蘇省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兩大職能,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地位,以思政課為核心促進各課程協同育人。舉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主題沙龍,深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定期召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意識形態研判會,共探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陣地”協同育人機制;校領導帶頭講思政課、黨課、形勢政策課,大國工匠、技能大師面向新生開設專業課,將無形的價值觀教育與有形的專業知識傳授深度融合。
“一”院一品牌,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按照“結合專業學習、融入思政教育、培養人格能力”的總體思路,重點建設一批能體現學校歷史文化積淀、凝聚學校文化特色、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續性的學生工作品牌,二級學院結合專業實際、學生實際、發展實際,打造“一院一品”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強化品牌效應,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開創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新局面。
近年來,學?!捌吡逅娜弧庇梭w系不斷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凸顯新成效,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顯著提升。每年有43%的大學生申請入黨,有245名加入黨組織;學校首批入選江蘇省“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專家顧問高校,率先實行實踐學分,實現了全員參與,年均參與社會實踐(第二課堂)人次達20萬人次;創新創業競賽成果豐碩,獲得 “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國家賽項特等獎、一等獎30余項的優秀成績。
學校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化育人體系內涵建設,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使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成長訴求、時代發展要求、社會進步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