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始終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機制綜合改革為牽引,聚力構建“理論鑄魂”“實踐強技”“網絡賦能”的育人新格局,走出一條具有鮮明“南鐵”職教特色的創新育人之路。
凝心鑄魂筑牢信仰根基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將培養擔當“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使命的時代新人作為首要任務,以“理論鑄魂工程”為核心,鍛造政治過硬、技能精湛、素養全面的“鐵”字招牌人才。
理論武裝入心化行。逐步構建完善常態化、分眾化機制,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面向教師,融合黨建與業務,打造教師理論沙龍、課程思政研討、崗位練兵活動等,強化日常浸潤;面向學生骨干,結合“青馬工程”和黨團組織學習,開展演講、辯論等互動式、體驗式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體系支撐夯實根基。學校健全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培訓精品課程資源,開發校本培訓教材,匯編黨建工作案例,組建“理論專家+行業大咖+企業勞模+校友典型+思政課教師”混合師資團隊,制定《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壓實責任鏈條。成立院系“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工作小組”,建立聯合備課機制,深挖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
宣講創新提質增效。推動理論宣講“供給側改革”,變“我想說”為“他愛聽”,打造宣講精品課程。運用數字化技術創新理論宣講方式,推出微視頻、微電影、微黨課、微團課等“微而美”的融媒體產品,擴大理論宣講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品牌引領彰顯特色。鞏固全國高校黨建“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建設成果,實施“一院一品”“一系一品”思政品牌建設工程。聚焦黨建業務融合、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培育叫得響、有實效的工作品牌。
實踐強技鍛造過硬本領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堅信技能在實干中精進、素養在實踐中升華,聚力開拓新路徑,構建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學分化的實踐育人體系。
研學聯動感知力行。校內開展“221”聯動研學,提升學生歷史感知力,利用校內場館、紅色展覽等,整理學校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傳承故事資源庫;挖掘身邊的紅色故事,做好志愿宣講活動。校外開展“121”主題研學,圍繞鄉村振興、“雙碳”目標、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等國家重點領域,開發標桿項目,提升服務國家發展的能力。
平臺協同創新突破。學校創新立體化實踐模式,設立“志愿服務實驗室”,鼓勵學生團隊自主設計“微公益”項目,推出“沉浸式志愿體驗項目”,組建“志愿服務聯合團支部”,提升品牌活動的多元性和創新性。建設校內實踐場域,打造數字化實踐育人新平臺,開發“兩業融合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項目,線上教學資源超千個,建設多個省級及以上在線精品開放課程,實現“崗課賽證”融通。
網絡賦能驅動融合提質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構建網絡育人平臺,實現育人資源高效聚合、育人效能倍增。
打造優質資源融會貫通。對標權威網絡思政平臺,構建“創傳用學評”一體的網絡思政優質資源開放平臺,激活網絡育人的創新動力。建設專業群課程思政在線案例庫,將課程思政案例庫與高水平專業群、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精品課同步建設,不斷豐富案例資源。
開發“百年鐵路”“職業生涯規劃”等具有行業特色的通識課網絡資源,開展通識課程模塊化教學。通過講述天佑精神、中國高鐵走出去等,將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通過線上平臺發布學習與實踐任務,全維度采集學生課業數據、志愿服務時長、網絡作品傳播量等多元數據,生成個人成長畫像。推行“課程成績+過程考核”評價方式,將學生實踐成果納入學分認定,強化知行合一導向。
學校聯合中國中車、上海鐵路局等企業共建“數字賦能實踐平臺”,創新“項目化+模塊化”教學模式,將職業精神融入課堂。與相關部門、場館共建校外實踐基地,按需聯合開發校外實踐項目,建立校企、校地遠程溝通協作機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項目聯合開發、遠程交流指導。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以鐵路基因鑄魂、以實踐真知強技、以網絡融合賦能的創新探索,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細落實,形成了職教育人“南鐵范式”。